考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2023版)》考试大纲
|
第一章 管理概论
一、学习目的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产生、概念、特性、职能和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等基本内容,理解管理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的区别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 (二)管理的定义 (三)管理的特性 第二节 管理的过程 (一)管理过程的理解 (二)管理有效性的衡量 第三节 管理原理与管理方法 (一)管理原理的概念与特性 (二)管理原理的内容 (三)管理方法 第四节 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三)管理者的技能 (四)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管理的概念 1.识记:(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特性。 2.领会: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 3.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的过程 1.识记:管理过程的含义。 2.领会:管理职能及其内容。 3.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职能的作用过程。 (三)管理原理与管理方法 1.识记:(1)管理原理的概念与特性;(2)管理方法。 2.领会:(1)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和创新原理的内容;(2)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的内容。 3.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管理原理与管理方法的应用。 (四)管理者 1.识记: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2.领会:(1)管理者的角色;(2)管理者的技能;(3)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3.应用:(1)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2)举例说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必要性,管理职能,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本章难点:管理职能的作用过程,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第二章 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描述管理及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了解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掌握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熟悉管理理论的前沿动态及当代管理活动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一)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二)管理理论萌芽时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一)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三)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行为科学的兴起 (一)行为科学产生的必然 (二)梅奥的“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的形成 (三)行为科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各学派 第五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二)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管理理论产生前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识记: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1.识记: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 2.领会:(1)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2)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3.应用: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三)行为科学的兴起 1.领会:(1)霍桑实验的结论;(2)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2.应用:行为科学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四)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领会: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行政组织理论的观点,霍桑实验的结论,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本章难点: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古典管理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行为组织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环境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与组织的关系,区分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熟悉组织环境分析的各种方法,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构成、特征及基本内容,掌握组织文化的功能及塑造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组织坏境概述 (一)组织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二)组织环境的分类 (三)组织环境的特点与形式 (四)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组织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 (二)具体环境分析 (三)内部环境分析 (四)组织环境综合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 第三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二)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三)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 (四)组织文化的功能 (五)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组织环境概述 1.识记:(1)组织环境的概念;(2)组织环境的分类;(3)组织环境的特点。 2.领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二)组织环境分析 应用:(1)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2)具体环境分析;(3)内部环境分析;(4)SWOT分析法。 (三)组织文化 1.识记:(1)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2)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 2.领会: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3.应用:(1)组织文化的功能;(2)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组织环境的概念,组织环境的分类,组织环境的特点,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具体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SWOT分析法,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本章难点: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一般环境分析(PEST分析),组织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道德的概念,以及道德发展的三个层次、六个阶段,掌握管理道德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理解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了解社会责任的概念及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掌握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明确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理解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管理道德概述 (一)管理道德的概念 (二)管理道德的特征 (三)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四)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 第二节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含义 (二)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三)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四)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管理道德概述 1.识记:管理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2.领会:管理道德的影响因素。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 (二)社会责任 1.识记:(1)社会责任的含义;(2)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2.领会: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 3.应用: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管理道德的概念,管理道德的特征,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社会责任的含义,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本章难点:管理道德的特征,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培育管理道德的途径,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的关系,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 预测与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概述预测与决策的定义以及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分不同类型的预测与决策;掌握预测与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了解预测的方法,掌握决策方案优选的标准,理解决策的影响因素;熟悉决策过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并能够应用各种决策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预测 (一)预测概述 (二)预测的内容与步骤 (三)预测的方法 第二节 决策概述 (一)决策及其作用 (二)决策的类型 (三)决策的标准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决策的程序 (二)决策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预测 1.识记:(1)预测的概念;(2)预测的依据。 2.领会:(1)预测的作用;(2)预测的基本内容;(3)定性预测方法;(4)定量预测方法。 3.应用:预测的步骤。 (二)决策概述 1.识记:决策的概念。 2.领会:(1)决策的作用;(2)决策的类型;(3)决策的标准。 3.应用:决策的影响因素 (三)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1.领会:决策的程序。 2.应用:运用所学决策方法进行决策。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预测的概念,预测的作用,预测的依据,预测的基本内容,预测的步骤,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决策的概念,决策的作用,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标准,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方法。 本章难点: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方法及应用。
第六章 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计划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理解计划的作用、工作原理及战略计划的重要性。了解计划制订的程序,熟悉计划的方法与技术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计划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与特点 (二)计划的作用 (三)计划的类型 (四)计划制订的程序 (五)计划工作的原理 第二节 战略计划 (一)战略计划的重要性 (二)战略计划过程 第三节 计划的方法与技术 (一)目标管理 (二)滚动计划法 (三)甘特图 (四)网络计划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计划概述 1.识记:(1)计划的含义与特点;(2)计划的“5W1H”;(3)计划的类型。 2.领会:计划的作用。 3.应用:(1)联系实际分析计划制订的程序;(2)计划工作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战略计划 1.识记:愿景与使命。 2.领会:(1)战略计划的重要性;(2)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3)战略计划的过程。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的基本战略。 (三)计划的方法与技术 1.识记:(1)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2)滚动计划法及其特点、优点;(3)甘特图及其特点。 2.领会: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目标管理方法的应用。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计划的含义,计划的作用,计划的特点,计划的类型,计划制订的程序,愿景与使命,战略计划的重要性,战略选择的基本类型,目标管理的含义.目标管理的特点,滚动计划法及其特点,甘特图及其特点,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本章难点:计划制订的程序,战略选择的基本类型,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计划工作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目标管理方法的应用。
第七章 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的含义、分类、特征、目标;掌握组织设计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原则,熟悉组织的部门设计、层级设计的相关内容;掌握集权、分权、授权的内容;熟悉组织结构的各种类型及其优缺点;掌握人员配备的概念、特点及原则,熟悉招聘、甄选、培训和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组织的基本概念 (―)组织的含义 (二)组织的分类 (三)组织的特征 (四)组织的作用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含义和目的 (二)组织设计的内容 (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原则 (四)组织设计的部门化 (五)组织设计的层级化 第三节 组织中的职权 (一)职权的概念 (二)职权的分类 (三)集权与分权 (四)授权 第四节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直线制 (二)直线职能制 (三)事业部制 (四)矩阵制 (五)委员会制 (六)团队结构 第五节 人员配备 (一)人员配备的概念 (二)人员配备的特点 (三)人员配备的原则 (四)人员配备管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的基本概念 1.识记:(1)组织的概念与特征;(2)组织的分类。 2.领会:(1)组织的作用;(2)组织的目标。 (二)组织设计 1.识记:(1)组织结构及组织设计的含义;(2)管理层次;(3)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关系;(4)垂直结构与扁平结构。 2.领会: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3.应用:(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原则;(2)组织设计的部门化和层次化。 (三)组织中的职权 1.识记:职权的概念及分类。 2.应用:(1)集权与分权;(2)授权。 (四)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应用: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特点、优缺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人员配备 1-识记:(1)人员配备的概念与特点;(2)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3)甄选的含义;(4)培训的目标;(5)培训的方式;(6)绩效考核的概念。 2.领会:(1)人员配备的原则;(2)甄选的程序;(3)绩效考核的意义。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特征,组织的分类,组织的作用,组织的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管理层次,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部门化,集权与分权,授权,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 本章难点: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集权与分权,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甄选的程序,绩效考核的意义。
第八章 组织变革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方式与内容,掌握组织变革的过程,理解组织变革的阻力来源.熟悉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对策,了解当代组织变革的新举措。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组织变革概述 (一)组织变革的含义 (二)组织变革的动因 (三)组织变革的目标 (四)组织变革的方式 (五)组织变革的内容 第二节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阻力 (一)组织变革的过程 (二)组织变革的阻力及管理 第三节 当代组织变革新举措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组织运行柔性化 (三)组织协作团队化 (四)组织虚拟化 (五)组织结构多元化 (六)大企业内部“小企业化经营”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变革概述 1.识记:组织变革的概念。 2.领会:组织变革的目标与方式。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组织变革的动因与内容。 (二)组织变革的过程与阻力 1.领会:组织变革的过程。 2.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组织的变革阻力及管理。 (三)当代组织变革新举措 领会: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协作团队化、组织虚拟化、组织结构多元化、大企业内部“小企业化经营”。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组织变革的方式,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目标,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阻力,当代组织变革新举措。 本章难点: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运行柔性化、组织协作团队化、组织结构多元化。
第九章 领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概述领导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与管理的区别;掌握领导的本质及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风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了解领导艺术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基本的领导艺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领导与权力 (一)领导的含义 (二)领导的权力 (三)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第二节 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 (一)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的关系 (二)经济人假设与领导方式 (三)社会人假设与领导方式 (四)自我实现人假设与领导方式 (五)复杂人假设与领导方式 第三节 领导特质理论与领导风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风格理论 第四节 领导权变理论 (一)领导权变理论的理解 (二)菲德勒模式 (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四)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第五节 领导艺术 (一)领导艺术概述 (二)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 (三)知人善任的艺术 (四)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领导与权力 1.识记:领导的含义。 2.领会:(1)领导的权力;(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领导的作用。 (二)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 应用:(1)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的关系;(2)经济人假设与领导方式;(3)社会人假设与领导方式;(4)自我实现人假设与领导方式;(5)复杂人假设与领导方式。 (三)领导特质理论与领导风格理论 应用:(1)领导特质理论;(2)领导风格理论。 (四)领导权变理论 1.领会:领导权变理论。 2.应用:(1)菲德勒模式;(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3)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五)领导艺术 应用:分析各种领导艺术。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领导的权力,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人性假设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风格理论,权变理论。 本章难点:领导的权力,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人性假设理论与领导方式,权变理论的应用,领导艺术。
第十章 激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掌握激励的概念,熟悉激励的过程及作用;掌握激励的理论;熟悉激励的原则和激励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激励概述 (―)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基本过程 (三)激励的目的及衡量 (四)激励的作用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双因素理论 (三)成就需要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 (二)公平理论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归因理论 第五节 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一)激励的原则 (二)激励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激励概述 1.识记:(1)激励的概念;(2)激励的基本过程。 2.领会:激励的目的与作用。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应用:(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成就需要理论。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应用:(1)期望理论;(2)公平理论。 (四)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应用:(1)强化理论;(2)归因理论。 (五)激励的原则与方法 应用:激励的原则与激励的方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激励的过程,激励的目的,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本章难点:激励的过程,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归因理论等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沟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沟通的概念与必要性、要素与特点,明确有效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条件,理解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原则与过程,了解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的类型和形式,了解构成组织信息网络的五种基本结构;理解组织沟通中所特有的障碍及克服沟通障碍的途径;掌握改善人际沟通的技巧。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及必要性 (二)沟通的要素与特点 (三)沟通的作用 (四)沟通的原则与过程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 (一)人际沟通及其类型 (二)组织沟通及其类型 第三节 沟通管理 (一)沟通的障碍 (二)如何克服沟通障碍 第四节 有效沟通的技巧 (一)下行沟通的技巧 (二)上行沟通的技巧 (三)非正式沟通的技巧 (四)排除信息噪声干扰的技巧 (五)与人交谈的技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沟通概述 1.识记:(1)沟通的概念;(2)沟通的要素;(3)沟通的特点。 2.领会:沟通的过程。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沟通的必要性、作用与原则。 (二)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 领会:(1)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2)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3)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4)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5)沟通网络。 (三)沟通管理 1.领会:(1)沟通的障碍;(2)沟通障碍的克服。 2.应用:联系实际分析组织如何进行沟通管理。 (四)有效沟通的技巧应用:各种沟通的技巧。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沟通的必要性,沟通的要素,沟通的分类,沟通的作用,沟通的原则,沟通的过程,沟通的障碍克服。 本章难点:人际沟通,组织沟通,有效沟通的技巧。
第十二章 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控制的概念、必要性与类型,了解控制的目的,以及控制与计划、组织和领导之间的关系,熟悉控制的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理解有效控制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必要性 (三)控制的目的 (四)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一)确立控制标准 (二)衡量绩效 (三)纠正偏差 第三节 有效控制 (一)有效控制的特征 (二)有效控制的原则 (三)有效控制的方式 第四节 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一)控制的内容 (二)控制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控制概述 1.识记:控制的概念。 2.领会:(1)控制的必要性;(2)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3)控制的目的。 (二)控制的过程 领会:控制的过程。 (三)有效控制 1.领会:有效控制的特征。 2.应用:(1)有效控制的原则;(2)有效控制的方式。 (四)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1.识记:(1)预算及其种类;(2)ABC分类法的含义;(3)经济批量法的含义。 2.领会:控制的内容。 3.应用:全面质量管理。 四、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控制的必要性,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控制的过程,有效控制的原则,有效控制的方式,有效控制的特征,控制的内容,控制的方法。 本章难点:控制的必要性,控制与其他管理职能的关系,有效控制的方式及特征,控制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 |